产品
  • 产品
搜索
详细内容

国产抗体为何质量水平不高?瓶颈在何处呢?

抗体这部分重要的不是技术瓶颈,而是资金投入。

做抗体需要配套很多基础设施,比如动物饲养,细胞间等等,这些都是要花不少钱的。

但是抗体的通用性又不是那么好,有的抗体做出来,可能国内只有极少的实验室会用到这种抗体,那就没办法赚钱。那如果只做用的多的抗体呢?也不行,第一,用的多的抗体做的品牌也多,竞争太激烈。第二,只做用的多的抗体,抗体种类太少了,研究人员来你们公司找抗体,找一个没有,找两个没有,就再也不会来你们公司找了。

所以就死循环了。因为没钱,所以没法扩大生产种类和规模,不扩大规模,就持续没钱。那怎么办?

有些厂家就选择赚快钱了。就会导致严重的抗体质量问题,只要科研人被坑了一次,下次就再也不敢去试了呀,试错成本太高了。这就坑了那些想认真做试剂的厂家,劣币驱良币,因为试剂市场基本上只有两大类:国产和进口。我买了国产的不好用,那很多人就会觉得国产的都不好用,以后就只选择进口的。反而认真做产品的国产厂商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却被黑心厂商坑的一起倒闭。

恶性循环。

由于我们国产的抗体品牌起步较晚,进口品牌多年积累起来的文献引用优势短时间内无法被撼动,客户不愿去承担国产抗体质量问题的试错成本,所以会导致这种局面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改观。

国产品牌只有通过资本投入,专心做好品质,逐步抢占进口品牌市场,用客户的口碑和文献引用的累积,才能一步步实现国产替代。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国产抗体品牌已经涌现出诸如武汉三鹰、北京博奥森、爱普泰克等,市场份额近几年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这必将带来更多的示范效应,在资本的推动下,会有更多的公司进入这片蓝海。

国产抗体替代之路,任重而道远!!!


技术支持: CLOUD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