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税战,会不会催生出一个中国的Sigma?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阿牛有话说》,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本文提到的Sigma不是指生产离心机的那家德国厂家,而是指2015年德国默克(Merck KGaA)花费170亿美元收购的Sigma-Aldrich,现在已更名为默克生命科学,对于我们这些行业老人来说,我们还是习惯叫它Sigma。 为什么要抛出这话题,因为我在生命科学科研工具领域干了16年的贸易,身边一堆倒货的爷们和小姐姐。 受关税战影响,最近很多Sigma的产品都没法做了,最近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跟客户沟通取消原有的期货订单。 就连Sigma的官网也挂出了“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关税政策尚不明朗,这可能对我们的产品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情况下,我们希望就订单事宜与您进行友好沟通。” Part.01 关税战无疑给了广大高品质国货一个巨大的机会,大家都热情高涨。 在更大的公司想抓住这次机会成为中国的赛默飞、中国的丹纳赫之际,有几家专注于生化试剂的公司立起了要成为中国Sigma的旗子。 要成为他,就得先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厉害。 Sigma的贵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从我2007年入行到现在,他们在国内没少卖,除了这两年,前面增长迅速,而且养成了一批忠实粉。 其实很多人都在说Sigma有的试剂是代工的,有的是中国本土生产的,为什么选择他们,我个人认为有3个核心的原因。 1、严格的质控标准:保障了科研工作者的使用安心、舒心; 2、丰富的品类:保障了绝大多数的生化实验选择一家就够了,这样可以让实验数据更有说服力; 3、产品创新:他们有很多代表性的产品,一推出来就经久不息,虽有替代,但是江湖地位不可撼动。比如弗氏佐剂、克隆培养基、蛋白酶K、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TRITC、DMSO、蛋白酶抑制剂、HEPES、DAB显色剂、亚精胺、Supelco色谱试剂…… 除此之外,像原来的在线交易也是一种极大的优势,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售后服务也是显而易见的 Part.02 我自己最熟悉的企业当中,我认为有4家是有这个机会的,从品控、品类和品牌来说都具备基本雏形了,而且在线展示和交易也做的不错。 这4家估计大家也都清楚,我今天分享一家大家可能不那么熟悉,但是也是对标“中国Sigma”去发展的,那就是上海圣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圣尔生物)。 某日,圣尔生物的张总给我打了个电话“阿牛哥,你知道吗?关税战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啊,我们有可能抓住这波机会就成了中国的Sigma!” 我这个人其实蛮喜欢有追求的创业者的,但是我更喜欢抛出几个问题检验一下原因。 张总很神秘地跟我说,你可以去官网看一下我们的产品种类、数量和各种细节,你这种老法师肯定能看出其中的奥秘。 确实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过我还是想得到张总具体的回复。 张总马上回归到了冷静务实和低调,她表示,圣尔生物的产品种类有21万条之多,他们自己的质控经过近10年的优化和借鉴外企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了,这能克服掉很多国产试剂稳定性差的问题。 她说,要成为中国的Sigma首先是品质一定要能过关,其次品类一定要多。他们前面也陆陆续续找了上百家经销商合作了,前面的合作只是一种验证与自我优化。 除此之外,她表示他们的团队很专业,无论是产品技术维度还是销售支持方面,她自信地表示,虽然人不多,但是专业性方面特别能打。 能不能成为中国的Sigma,这其实也不是张总最终的追求,她的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国产精品试剂超市,品质一定要跟Sigma、赛默飞对齐,价格一定要被绝大多数的国内用户所欢迎。 目前圣尔生物最核心的产品是:ECL发光液、预染蛋白marker、羊驼纳米抗体磁珠、 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核酸染料、转染试剂、RNA快速提取试剂盒等生物科研试剂。 Part.03 这个目标是远大的,但是如果不定义出具体要做的事情,很多目标都会成为口号。 我问张总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她表示“圣尔生物品质和品类有了基本的保障,他们会先深耕上海市场,拿到了基本的结果后,他们会迅速在全国铺开,建立起自己的服务网点,将自己的服务顾问属地化,让服务网点更好服务经销商和用户,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物流仓储中心”。 广大的经销商朋友都十分清楚,国内想成长为中国Sigma的品牌,已经是谁都可以做,谁都没有利润的局面了。 如果你需要一个备选,产品丰富、品质不错,利润丰厚的品牌,圣尔生物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甚至他会成为你的主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