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曼OptiLyse C Lysing Solution A11895
即用型 OptiLyse C 溶解液 | |
劑型 | 液態緩衝溶液含有 1.5% 的甲醛 |
容量 | 100 mL |
瓶數 | 1瓶 |
每次檢測的容量 | 0.5 mL |
OptiLyse C 裂解溶液
A11895 200 次測試 ;100 mL 0.5 mL / 測試
體外診斷用
預期用途
此試劑專用於在對有螢光抗體的白血球染色後 ,製備流式細胞術的分析生物檢體時溶解紅血球之用。OptiLyse C 只限在貝克曼庫爾特流式細胞分析儀器上分析檢體時使用 ,與名為「無洗滌」 的染色和溶解程序相容 ,但是使 用的應為針對此用途之適當校正的熒光抗體。
原理
在加入 OptiLyse C 溶液的情況下培養含待溶解之紅血球的生物檢體 ,最後使與白血球固定在一起的紅血球溶解。 先將檢體與選定的一或多種抗體一起培養 ,達成白血球的特異性染色 。然後透過溶解作用去除紅血球 ,而在此 階段固定的白血球可透過流式細胞術進行分析。
製劑必須在 2~8°C 的溫度下保存 ,並採用流式細胞分析術快速分析 ,無需事先清滌。
流式細胞分析儀器可分析細胞的光漫射和螢光 。這樣可以界定直方圖上定義的電子窗口內的目標群體 ,直方圖 可以關聯光的正交漫射( 側向角散射 ,即 SS )和窄角光的漫射( 前向角散射 ,即 FS )。細胞分析儀器上可用 的結合兩個不同參數的其他直方圖可以用於支持圈選階段 ,這取決於使用者所選的應用。
為了區分陽性染色事件和未染色事件 ,我們對劃定細胞的螢光進行了分析 。結果表示為陽性事件相對於由設門 採集的所有事件的百分比。
警告和預防措施
1. 請勿使用超出到期 日 的試劑。
2. 請勿在冰箱中存放 ,請勿冷凍。
3. 與螢光抗體一起培養期間 ,應盡量避免光線照射。
4. 避免試劑被微生物污染 ,否則可能會出現錯誤結果。
5. 甲醛具有毒性和致敏性 。 它被認為是一種致癌物質 。切勿用嘴吸液 ,並避免接觸皮膚 、黏膜 、 眼睛和衣物
6. 所有血液檢體必須被視為具有潛在傳染性 ,且必須小心處理( 務必穿戴防護手套 、 防護衣和護目鏡 )。
7. 用於處理的血液試管和一次性材料應放入焚化專用的特殊容器中處置。
GHS 危害分類
OptiLyse C 裂解溶液 危險
H315 造成皮膚刺激。
H317 可能導致皮膚過敏反應。
H319 引起嚴重的眼睛刺激。
H341 可能導致遺傳缺陷。
H350 可能致癌。
P201 使用前應獲取特殊說明。
P280 戴防護手套 、 穿防護服 、戴眼睛/
臉部防護物品。
P305+P351+P338 | 如不慎進入眼睛 :用清水仔細沖洗 數分鐘 。如果戴了隱形眼鏡並且 容易取出 ,則取出隱形眼鏡 。繼 續沖洗。 |
P308+P313 | 如果已經暴露或對此有擔憂 :尋求 醫療建議/就醫。 |
P362+P364 | 脫掉受汙染的衣物 ,清洗後方可再 次使用。 異丁醇 0.5 - 1.5% 甲醛 1 - 2% |
安全資料表公佈於 beckmancoulter.com/techdocs 存儲和穩定度
OptiLyse C 貯存在 18~25°C 下。
試劑瓶處於封閉狀態時 ,其中的試劑最久可保持穩定至瓶上標明的到期 日。
開封後 ,試劑可以穩定保存 90 天。
樣本
必須使用無菌試管採集靜脈血液或骨髓檢體 ,試管內應含有 EDTA 鹽 、ACD 或肝素作為抗凝劑。
樣本應保存在室溫(18 – 25°C)環境中 ,且不得搖晃 。在提取檢測樣本之前 ,用輕微搖晃的方式使其均勻攪拌。 檢體必須在靜脈穿刺後 24 小時內進行分析。
檢體的製備
檢體中的白血球數量應少於 104 個細胞/µL( 1010 個細胞/L )。必要時 ,請在 PBS 中進行稀釋 ,使白血球的濃度 達到 5 x 103 個細胞/µL( 5 x 109 個細胞/L )。
檢體中的紅血球濃度應小於 6 x 106 個細胞/µL( 6 x 1012 個細胞/L )。如有必要 ,建議在 PBS 中稀釋檢體 ,使 紅血球濃度下降至 5 x 106 個細胞/µL。
若白血球與紅血球濃度均需要調整 ,必須以最高稀釋度進行稀釋。在共軛抗體染色程序中 ,每個試管使用 100 µL 的檢體( 預先稀釋或未預先稀釋 )。
試劑盒未提供但卻需要的材料:
• 採樣時需要採樣試管和材料。採集20、 100、500 和 1,000 µL 體積檢體的自動移液器( 帶有一次性吸頭 )。
• 塑料溶血試管。
• 校準微球 :Flow-Set 螢光微球 (REF 6607007)。
• 特異性的螢光抗體。
• 同型質控品。
• 緩衝劑( PBS :0.01 M 磷酸鈉 ;0.145 M 氯化鈉 ;pH 7.2 )。
• 固定試劑 。例如 :IOTest 3 固定液 (REF A07800)。
• 離心機。
• 自動攪拌器( 漩渦型 )。
• 流式細胞分析儀。
程序
試劑的製備
無須製備 。 直接使用從瓶內倒出的 OptiLyse C。
程序
對於已分析的每份檢體 ,除使用一個測試試管外 ,還需要一個品管劑試管 ,以在其中混合細胞與對應於所選之 特異性染色的同型品管劑。
附註 :若是使用經適當校正的螢光抗體進行分析 ,即可使用如以下階段 1~9 所述 ,名為「無洗滌」 的染色和溶 解程序。
1. 依照製造商建議的量 ,向每個測試試管中添加抗體 ,將 5 x 105 計數的白血球染色。
2. 依照製造商建議的量 ,向每個品管劑試管中添加同型品管劑 ,將 5 x 105 計數的白血球染色。
3. 向兩個試管中添加 100 µL 測試檢體( 預先稀釋或以其他方式稀釋 )。輕輕漩渦振盪試管。
4. 按照使用之抗體的資料表所述條件進行培養。
5. 添加 0.5 mL 的 OptiLyse C ,然後立即漩渦振盪 1 秒。
6. 在室溫 (18~25°C) 下避光培養 10 分鐘。
7. 添加 0.5 mL 的 PBS 並漩渦振盪。
8. 在室溫下靜置 ,避光培養至少 5 分鐘。
9. 使用流式細胞分析儀器分析檢體。
附註 :如果需要洗滌製劑 ,在執行步驟 10 和 11 之前 ,請勿進行分析。
10. 在室溫下以 300 x g 離心處理 5 分鐘。
11. 透過吸液方式去除上清液 ,並在含有 0.1% 甲醛之 0.5 或 1 mL 的 PBS 中重懸細胞團塊。
可透過在 1 mL PBS 中稀釋 12.5 µL 十倍濃度的 IOTest 3 固定液 (REF A07800) 來製備含 0.1% 甲醛的 PBS 溶液。
附註 :在所有情況下 ,將製劑避光保存在 2~8°C 下 ,直到進行流式細胞術分析為止 ,應在 24 小時內進行 分析。
成效
淋巴球純度與回收率
已根據 CDC 的建議來計算淋巴球的純度與回收率 (1) 。使用 CD45-FITC 與 CD14-PE 單株抗體的混合物複染 10 名健康捐贈者的血液( 採樣時添加 K3 EDTA ),進行名為「無洗滌」 的染色和溶解程序時特別執行校正。淋巴球 回收率與純度的相關均值以及範圍如下表所示 :
回收率 (%) | 純度 (%) |
| 94.8 |
實驗室內再現性
在同一天使用同一台細胞分析儀器 ,對同一檢體( 取自健康捐贈者的全血檢體 )進行了 12 次 CD45+CD14– 淋巴 球的百分比與平均螢光強度 (MFI) 測量 。使用名為「無洗滌」 的染色和溶解程序 。所得結果總結於下表 :
全血 | 數目 | 平均值(%) | SD | CV (%) |
CD45 + CD14- 淋巴球百分比 | 12 | 99.9 | 0.04 | 0.0 |
MFI CD45+CD14- 淋巴球 | 12 | 30.78 | 0.28 | 0.9 |
實驗室間再現性
在同一天由 2 名技術人員 ,對同一檢體( 取自健康捐贈者的全血檢體 )進行 12 次 CD45+CD14– 淋巴球的百分比 與平均螢光強度 (MFI) 測量 。使用 2 台不同的細胞分析儀器來分析製劑 。使用名為「 無洗滌」 的染色和溶解程 序 。所得結果總結於下表 :
細胞分析儀 1 :
全血 | 數目 | 平均值(%) | SD | CV (%) |
CD45 + CD14- 淋巴球百分比 | 12 | 99.9 | 0.04 | 0.0 |
MFI CD45+CD14- 淋巴球 | 12 | 30.78 | 0.28 | 0.9 |
細胞分析儀 2 :
全血 | 數目 | 平均值(%) | SD | CV (%) |
CD45 + CD14- 淋巴球百分比 | 12 | 99.0 | 1.49 | 1.5 |
MFI CD45+CD14- 淋巴球 | 12 | 37.65 | 0.20 | 0.5 |
限制
1. 流式細胞術在下列情況下可能產生錯誤結果 :細胞分析儀未正確調整 ,螢光洩漏未得到正確補償 ,相關區 域未仔細安置。
2. 按照技術手冊使用相關製程並遵循最佳實驗室管理規範便可得到精確且可重複的結果。
3. 如果白血球過多 ,請在 PBS 中稀釋血液 ,以使白血球約為 5 x 109 個/L (2)。
4. 若為多株球蛋白增高血症 ,請在 PBS 中稀釋樣本 ,以使紅血球濃度為 5 x 1012 個/L (3, 4, 5)。
5. 使用 OptiLyse C 溶液之前 ,必須先將其恢復至室溫 (18~25°C)。
6. 使用肉眼評估溶解效果 ,驗證製劑 。若製劑混濁或光衍射直方圖異常 ,這可能表示溶解不完整。
7. 紅血球母細胞可能無法完全溶解 ,並在光衍射直方圖中出現在與白血球相同的位置處 (6)。
8. 在嚴重腎衰竭 、血紅蛋白病等特定疾病狀態中 ,紅血球裂解會變得緩慢 、 不完全 ,甚至無法實現 。在這種 情況下 ,建議在染色前使用密度梯度( 例如聚蔗糖 )隔離單核細胞 (7)。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